軸鍛件鍛造過程中常見的缺陷與對策
文章出處:未知
人氣:
發表時間:2018-10-30 11:29
高溫合金軸鍛件,除了因原材料冶金質量不良引起的非金屬夾雜、異金屬夾雜、帶狀組織、分層、碳化物堆積、點狀偏析、殘留縮孔和疏松等缺陷外,由于鍛造工藝不當經常出現的缺陷有粗晶。
粗晶是指在鍛件中存在有晶粒粗大或晶粒大小不均勻的組織。它是高溫合金鍛件中***常見的一種缺陷。粗晶使材料的疲勞和持久性能明顯下降。渦輪葉片、渦輪盤等重要零件,對粗晶均有嚴格要求。
粗晶產生的主要原因有:變形溫度低于或接近于合金再結晶溫度;加熱溫度過高,變形程度小(處于臨界變形程度范圍內)或變形不均勻,以及合金成分控制不當等。具體介紹如下。
鍛造加熱溫度過高或原始晶粒過大,鍛造時變形分布不均勻或變形小的部分落入臨界變形范圍;或鍛造溫度過低,形成冷熱混合變形,固溶處理后在軸鍛件體內將產生晶粒大小不均勻。防止的對策是控制好加熱和鍛造溫度;改善坯料形狀,使模鍛時各斷面變形盡量均勻一致;以及采用原始晶粒度小的坯料等。

軸鍛件鍛造時如表層金屬變形程度小,落入臨界變形范圍或終鍛時鍛件表面溫度低于合金的再結晶溫度,留下加工硬化痕跡,固溶處理后將產生表面粗大晶粒。防止的對策是將模具預熱溫度提高到350℃,操作工具預熱至150℃,采用效果良好的潤滑劑,加快操作,防止悶模使金屬表面溫度急劇下降,***好整個模鍛操作時間不超過10s。
在其它條件正常的情況下如固溶溫度過高將產生鍛件整體粗晶。
當合金中存在鈦氮化合物、硼氮化合物等,形成偏析時,這些化合物偏析都阻礙晶粒長大,因此,軸鍛件中有這類偏析的部分,具有細小的晶粒和較高的硬度,沒有這類偏析的部分,晶粒則比較粗大,導致在軸鍛件內形成大小不均勻的晶粒。

GH88合金增壓器葉片鍛造時,當鍛造加熱為1070℃,30min和1180℃,45min以及鍛造中不涂潤滑劑時,經正常熱處理(1180℃,lh水淬+800℃,16h時效)后的葉片軸鍛件皆出現不同程度的粗晶。該葉片的原坯料為均勻細小的晶粒組織。當鍛造加熱為1070℃,30min時,葉片的表層溫度低,發生了不均勻變形,表層金屬處于臨界變形程度范圍內,熱處坪后導致葉片產生粗晶」而當鍛造加熱為45min時,由于臨界變形,處于葉背的表層金屬在高溫下發生了聚集再結晶,因此形成了粗晶。當葉片模鍛時不涂潤滑劑,由于表層摩擦力大,使葉片發生了不均勻變形,在葉身內必然有某一部位處于臨界變形,導致出現粗晶。當選用適當的加熱規范(1130℃,30min)和改善潤滑條件后,葉片基本上不再出現粗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