軸鍛件超聲波檢測方法
軸類鍛件的超聲波檢測(UT)是確保其內部質量(如夾雜、裂紋、白點、疏松等缺陷)的核心手段,尤其對高負荷傳動軸、轉子軸等關鍵部件需采用多方法組合檢測。以下是系統化的檢測方法及技術要點:
1. 檢測標準依據
國內標準:
NB/T 47013.3-2015(承壓設備無損檢測)
GB/T 6402-2008(鋼鍛件超聲檢測)
國際標準:
ASTM A388/A388M(大型鍛件UT)
ISO 5948(鐵路車軸超聲檢測)
API 6A(石油天然氣行業)
2. 檢測方法選擇
(1) 縱波直探頭檢測(軸向與徑向)
適用缺陷:徑向缺陷(如夾雜、白點)、軸向缺陷(如疏松)
參數設置:
頻率:2~5MHz(常規軸件用2.25MHz,粗晶材料用1MHz)
晶片尺寸:Φ14~30mm(大直徑軸用更大晶片)
靈敏度:以平底孔為基準(如Φ2~6mm,按驗收等級調整)
掃查方式:
軸向檢測:沿圓周螺旋掃查(螺距≤探頭直徑1/2)
徑向檢測:從軸端面入射,檢測橫向缺陷(需考慮聲束覆蓋)
(2) 橫波斜探頭檢測(近表面與周向缺陷)
適用缺陷:表面裂紋、周向分層
參數設置:
角度:45°(K1)或60°(K2),根據缺陷預期取向選擇
折射角校準:用CSK-IA試塊校準K值
掃查方式:
沿軸向和周向鋸齒形掃查(覆蓋所有可能缺陷取向)
(3) 相控陣超聲檢測(PAUT)
優勢:可動態聚焦、多角度掃描,適用于復雜幾何或異形軸
參數設置:
陣元數:32~128(根據軸徑和檢測深度選擇)
扇形掃描:角度范圍30°~70°,步進≤1°
成像模式:
S掃描(扇形掃描成像)
B掃描(軸向或徑向截面視圖)
3. 耦合與校準
耦合劑:
常規:水基凝膠或機油
高溫檢測:耐高溫耦合劑(如硅脂,耐溫≤300℃)
校準試塊:
縱波:CS-1(平底孔試塊)或IIW2(厚試塊)
橫波:CSK-IA(斜探頭校準)
靈敏度校準:
基準波高80%屏高,信噪比≥6dB
4. 缺陷評定與驗收
缺陷定位:
深度計算:缺陷深度 = (缺陷回波時間-始波時間)×聲速/2
聲速校準:碳鋼縱波聲速5920±30m/s,橫波3230±20m/s
缺陷定量:
當量法:對比試塊平底孔回波幅度
測長法:6dB降落法(缺陷長度≥3倍波長時)
驗收標準(以GB/T 6402-2008為例):
不允許缺陷:
單個缺陷>Φ4mm當量(高應力區)或Φ6mm(一般區域)
裂紋、白點、連續性缺陷(任何尺寸)
可接受缺陷:
單個Φ2~4mm,間距>3倍缺陷直徑
5. 特殊問題處理
粗晶材料(如大型合金鋼鍛件):
改用低頻探頭(0.5~1MHz)
增加濾波抑制噪聲
異形軸(如階梯軸、曲軸):
采用專用探頭(如小徑管探頭、雙晶探頭)
使用仿形掃查架保證耦合穩定性
高溫檢測(如熱態校直后):
高溫探頭(耐溫≤300℃)
延遲塊材料選用氧化鋯陶瓷
6. 報告與記錄
必備內容:
檢測工藝卡(探頭參數、靈敏度、掃查方式)
缺陷分布圖(標注位置、深度、當量大小)
儀器型號(如奧林巴斯EPOCH 650或GE USM Go)
數據存檔:
A掃描波形(帶時基和幅度標記)
PAUT的S掃描或B掃描圖像
案例參考
某汽輪機轉子軸檢測(材料30Cr2Ni4MoV,直徑Φ600mm):
采用縱波(2MHz)+ PAUT組合,發現Φ3.8mm夾雜群,經解剖驗證誤差<0.3mm。
按ASTM A388驗收,判定合格(缺陷間距>50mm)。
7. 補充技術(可選)
TOFD(衍射時差法):用于***測量裂紋高度(如核電轉子軸)
電磁超聲(EMAT):無需耦合劑,適合表面粗糙或高溫環境
通過規范化的UT流程,可有效控制軸鍛件的內部質量風險。對于關鍵部件(如航空發動機軸),建議結合滲透檢測(PT)或磁粉檢測(MT)進行表面缺陷全覆蓋。